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章交谈(1 / 2)





  瑰丽晚霞染红天际,留住将要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放慢人间的匆匆脚步。

  程敏早些时候搬了藤椅坐到落地窗前借着光线看书,这会天色渐暗,再看只能看到一片阴影。她就收了躺椅,开室内的顶灯,窝到沙发上继续翻动书页。

  在书海里漂了几天,她徒然生出熟悉感,在港大的时候,她也是这般的。她见过午间较为空荡的港大图书馆,见过午后人满为患的港大图书馆。她在冯平山图书馆、媒体图书馆、法律图书馆,乃至于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音乐图书馆,她都曾留下过长影和脚印。

  她如沙漠中饥渴的旅人,在书籍这片绿洲中汲取生命之源。它们建造了她的精神世界,为她筑起一座独属于她的、坚不可摧的堡垒。

  大学时的程敏曾想过,若她一定要有一个伴侣,那那个人必定能和她谈谈书中奥妙,聊聊如白水般无味却珍贵的文字。

  大多数时候,陆皓楠都不会把程敏看成是一个毫无心计的单纯女孩。在名利场沉浮多年,他早已学会洞察人心,甚至,他把握人心的能力远远超出他自己的想象,那几乎成了一种本能。所以他不会看错,她是一个善于角逐欲望的女人,在某个适当的时刻,她的野心会极速膨胀,就如面包房里的猫,成长到任何程度都不足为奇。而且,她的能力并不会落后于她的野心。

  只是,她贪恋浮华,又偏执地给自己留下一方净土。

  她总是很容易满足,她是他见过的最容易满足的人。一顿饭、一碗粥、一本书、一杯奶茶、一场性爱,都能让她心满意足。

  像她这样的人实在过于特别。

  他凝视她的背影好一会,奇异地忆起她房间里小书架上的书。说来好笑,近水楼台,她却不想得月,她该有很长时间没碰那书架上的书了,随便抽出一本都能抖出灰。不过也有例外,唯一一本免遭噩运的书上写着“一个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的话,那她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她大抵是喜欢在书上用各色荧光笔划拉,她为那句话加了最显眼的红色。

  也许吧,她追求名利,追求自己的房间,是为了写自己的小说。

  性别使他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缺乏想象,但他依旧能看到她身上深深浅浅的光。

  如果有人能这样动摇你的心,那你就该小心了。

  陆皓楠深知这一点,但他其实从未学会真正的克制。

  这一回,是程敏先发现的他。她回首,笑问他站在那做什么。

  他迈动步伐,靠近她,清楚看见她眉梢上的愉悦,“想起你房间的书架。”

  又是书架,她挑眉,默默数着他去她家的次数。她问:“你看了多少本?”

  “不多。”他说,“两三本,不比你多。”

  程敏低头看自己手上的书,她确实看了他许多书,这么一想,好似也不吃亏。她好奇地问:“你刚刚想到哪一本?”

  他如实道:“《一间自己的房间》。”

  程敏长长地“哦”了一声,“有品位。”

  她变相地夸自己。

  陆皓楠不介意她自卖自夸,他站在程敏身边,垂眸,一眼看到那半合上的书的封面。她留意到他的眼神,调侃道:“理论知识很丰富,在这上了几节政治哲学课,受益匪浅。”

  他难得同她开起玩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她的手肘靠着沙发背,侧着身子看他,“确实,不过书籍本身也是不错的老师,只是这种模式还少了同老师辩论的机会。”

  陆皓楠注意到“辩论”二字,问:“比如?”

  她翻开书指给他看,书上写着:“精神层面的爱不过是由社会习惯产生出来的一种人为的情感。妇女们对它尽情吹捧,以建立她们的权威,让本应服从的女性占据统治地位。”

  他捕捉到几个可能会冒犯到她的关键词,但他装得好,一脸茫然,道:“哪一句?”

  程敏笑笑,心里跟明镜似的。

  她说:“前一句挺赞同,后一句不赞同。”

  这倒是令他有些惊讶,他以为她会拥护“情感天生”的观点。

  她怔了怔,戳戳他的衣袖,“你该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