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招揽伍举(1 / 2)





  “岂有此理,伍举胆敢阻碍某!”

  虢府内,一个小吏将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虢公鼓。

  听得虢公鼓一阵的愤怒,伍举不入朝为官,两个人并没有什么矛盾。

  但是虢公鼓竟然敢保下那些阻挠他抓美人的人,这分明就是在挑衅他。

  “待某找回了褒姒,再找汝算账!”

  虢公鼓沉吟,然后看着那小吏问道:“那雷锋是何人?”

  “小的查过了,暂时没有查到这个雷公子的任何消息!”

  “不过雷锋身边有一个内劲的小厮!”

  那个小吏说道。

  “内劲高手做小厮?”

  “好大的手笔,这个雷锋”

  虢公鼓眯起了眼睛。

  ……

  “见解?”

  “大周王朝已经衰败了……周天子昏庸无道沉迷酒色,朝中有佞臣虢公鼓、申侯只知争权,不管百姓死活,朝中除郑恒公勉强可以看的过去,其他王朝都是一群只知溜须拍马的酒囊饭袋。”

  “天子昏如老鸦、王臣鱼烂取亡、王朝如漆皮之灯笼、天下决疣溃痈,大周已经到了倾颓之时!”

  伍举喝得有些迷迷糊糊,但是说去国家形势来,还是非常的清晰。可见他还是很关注国家,有所抱负的。

  “伍爷此言差矣,大周虽然有诸如虢公鼓、申侯此等佞臣,但大周根本还在,大周王朝气运还在,何来倾颓说?”

  闻言杜安有些不满的说道。

  “哈哈,杜兄以然年届花甲,为何会说出如此粗浅之语。”

  “何为大周之本?某以为大周之本不在天子,不在王臣也不在诸侯而在百姓。”

  “如今周天子不理朝政,虢公鼓申侯大肆收刮民民财,各种赋税层出不穷,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百姓无水灌溉粮田,各地天灾不断,却无人问津,以至于流民增加、镐京之内乞丐与日俱增,民怨沸腾,国之根本何存!”

  “近年大周天灾不断,河水(黄河古称)改道,引大水成灾;大地震动使三川枯竭;岐山崩塌,名间有言,此乃天怒,大周气运何在?”

  伍举列举数条,一一道来,杜安哑口无言,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为伍举说的其实他也清楚,这都是事实。

  “伍爷言之有理,民如水天子如舟,水能载舟亦舟,民乃国之根本。”

  姬动双手举至眉前,互相交叉着。

  “好,好一句天子如舟民如水,没想到小友对于这种君王与百姓的关系理解的如此透彻!小友必然也是有大抱负之人。”

  伍举哈哈大笑一声,举起酒杯看着姬动,然后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天子如舟民如水……”

  褒姒口中喃喃自语,目光闪动,看着姬动,显然是被姬动这言论给震撼到了。

  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能够对君王与百姓关系看得如此透彻之人,未来必定是有大作为之人。这样的人也是褒姒的择偶对象之一!

  这种“以民为本”先进思想在春秋时期是没有的,不过竟然长处了萌芽,在伍举的口中说了出来“大周之根本民也”,姬动很意外。

  春秋时期的诸侯们都忙着割据哪里有空管民众的死活。

  历史中对于民本思想最早的记录是出现在战国末年,是由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的。

  在《 荀子。哀公》篇之中提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