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2 / 2)


  元焘只得告诉她:“听说梁帝和梁太子数日前北巡已到了义阳三关附近,我仔细看过地形,到时只要在平靖关附近设下埋伏,就有可能瓮中捉鳖,活擒梁帝和梁太子!”

  云溪不禁有些心动:“消息确定吗?梁太子在,那……那梁太子妃呢?”

  一时间,云溪想起了自己的长姐楚茂英。

  当初长姐嫁给梁帝长子梁郢为妻,后来父皇被贬至秣陵行宫,阖族唯一没被收到牵连反而因祸得福的,大抵也唯有长姐一人。只可叹即便如此,梁帝仍忌惮她生下男丁……

  元焘握住她手:“探子传信没有提及梁太子妃,不过我想,既然梁帝和梁太子都在,那么十有八九梁太子妃也是同行的。”

  云溪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对元焘道:“佛狸,我心里有些乱……你知道的,我费尽心思筹谋了这么久,到头来,你却一句话让我放弃。我,总不太甘心!”

  元焘有些意外云溪的反应,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有感而发道:“润儿再有三个月就要出来了,我这一路上看了不少佛经,总想着以前征战沙场罪孽太重,如能改过,减少杀戮,也算是将功赎过,为你和孩子多攒一些福泽。”

  两人正自说着,马匹忽然长长嘶鸣,高欢撩开车帘,声音急迫道:“属下探到前面突然来了不少人马,后面……好像也有!恐怕皇上在此的消息已经走漏了出去!”

  云溪心里登时一紧。

  梁帝早就对北邺虎视眈眈,若不是忌讳初登帝位根底不稳,恐怕早就出兵讨伐。此番恰好得知元焘私服入梁的消息,若不趁机拿获他,恐怕绝不可能。

  元焘马上握住云溪微微发凉的手,问清楚前后追兵数量,听到有一两万时,俊眉紧锁,思忖了好半天,才问高欢:“除了前后,附近还有没有别的路?”

  “有!”

  高欢不敢看元焘的脸色:“附近有座雾灵山,常年云雾缭绕,不易辨别方向。”

  “马上去雾灵山躲藏!”元焘当即做出决定。

  高欢却站在原地没有动:“雾灵山本来是个好去处,可山路崎岖,恐怕,”说着,看了看云溪高挺的肚子,“恐怕马车没有办法上去,得要策马才行。”

  闻言,元焘没有吭声,两道眉却拧得更深了。

  云溪咬了咬牙:“只要能躲的过,咱们能多远算多远!

  马车外,一个人影晃过,宗嗳的声音忽然响起:“奴才宗嗳参见皇上!”

  高欢脸色凝重地让开视线,云溪看见宗嗳穿着元焘的衣服匍匐跪在地上,心里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

  元焘看着他,两条眉毛都快拧到一处去了:“宗嗳,你这是做什么?”

  宗嗳郑重地叩了三个头:“奴才和哥哥承蒙皇上照顾,无以为报。今日皇上突遭劫难,南梁追兵众多,咱们突围恐怕不易。奴才刚和高侍卫商量过了,由奴才假扮皇上,一路向东吸引追兵离开。皇上和娘娘暂避上山,待梁兵退了以后再下山也不迟。”

  “不行!”

  “不行!”

  云溪和元焘双双反驳。

  高欢却已经牵来了两匹马:“事不宜迟,请皇上和娘娘赶快上马!”

  随即,宋离和随行的数百名侍卫一同跪下恳求:“请皇上和娘娘上马!”

  “臣等愿为皇上和娘娘护卫,引开追兵!”

  云溪和元焘还在犹豫,冷眼旁观的褚侍卫却突然跃起,动手点了两人穴位,把他们扔到两匹脚力最好的骏马上,然后在马背上的包袱里也不知塞了什么东西进去,狠狠抽了马.屁.股两鞭子。

  呼啸的风声自耳畔传来,云溪听见褚侍卫大声喊:“娘娘回平京后如果见到凌翠,让她不要再等着我。如果,如果她遇到好的人家,让她千万别错过!”

  一时间,十余载护卫陪伴之情如在眼前,云溪不禁泪流满面……

  大结局

  雾灵山,顾名思义,常年云气弥漫烟雾缭绕,几步之外就看不清楚人影。

  云溪和元焘骑着马漫无方向地往前走着,忽然听到有人“咯咯咯”张罗着喂鸡.鸭的声音,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向前奔去。

  不远处有个篱笆墙的小院,一个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妪端着盛满谷粒的簸箕,正在往院子里的石槽倒,十几只芦花鸡咕咕叫着争着抢着啄谷粒。

  云溪从马上下来,取出一块碎银隔着篱笆墙递了过去:“老人家,我夫妇二人路过此处,可否向您讨口水喝?”

  院子里看家的黑狗闻见陌生气味,不知从哪里跑出,凶巴巴地对着云溪和元焘汪汪直吠。

  老妪看见云溪大腹便便挺着肚子,念了声罪过,把狗拴住,打开栅栏门:“这里水有的是,小娘子若是口渴,那边有井,让你相公打上来烧开了喝就是,钱就不用了。”

  云溪喝过了水,甚是感激老妪,想了想,从包袱里找出两身颜色稍深的衣裳叠好放在石桌上:“山中日子清寒,留下这两件衣裳,天冷时也好御寒。”

  老妪见衣裳颜色比自己时常穿的光鲜,布料也看着十分顺眼,便喜滋滋地把衣裳收下了,转而进屋端了些自己蒸得馒头和花卷出来,顺道和两人唠起了嗑:“这山中罕少有人来,小娘子这是要到哪儿去?”

  云溪心知自己和元焘衣着和气度都不似一般人,若是寻常理由定然哄不过去,便扯着谎道:“听说雾灵山日出景象极美,我夫妇二人向往已久。”

  老妪登时咧嘴笑了:“我老婆子就说嘛,寻常人没事往这山上跑干什么!”

  元焘忽而插嘴问:“老人家,您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家里还有别的人吗?”

  云溪看了看他,知道他在担心山下追兵的事。

  老妪脸上却隐隐显出一抹愁色:“我老婆子本来住在山下,和儿子两个人相依为命。三个月前,也不知哪来了个大户人家说是招护卫,一个月给五百文钱,我儿子便去应了征。谁知一月前他突然回来,说这里有可能会打仗,到时候兵荒马乱的,不放心我老婆子一个人在山下生活,便帮我布置了这间屋舍,把家迁到了山上。”

  云溪立即反应过来,老妪口中的官爷应该就是谢承运手底下的人,听见她说“兵荒马乱”,秀眉登时微微蹙起。

  她听见自己声音有些紧张地问:“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打仗?”

  元焘察觉出她的异样,一只温热的大手立即握住她略微冰凉的小手。

  云溪感激地看了元焘一眼,听见老妪说:“可不是!一提打仗,家家户户都发愁!前些年梁帝还不是梁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