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2 / 2)


  好吧,他已经拿定了主意,王沅无话可说,半响道:“都听陛下的。”

  长安城名门闺秀甚多,李湛不能很快决定选谁家的女子,最后张让建议道:“陛下,太常曹齐大人的此女,容貌端丽,秉性柔嘉,今年一十五岁,正正相配太子殿下。”太常居于九卿之首,掌管宗庙事,不参与政事,地位清贵显耀。

  李湛想了想,道:“不错啊,曹齐是平阳侯的嫡系后人,家世无可挑剔。这样吧,明日派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去曹府相看曹齐女,若是曹齐女品貌俱全,那么朕亲自向曹家下聘。”

  中大夫与掖庭丞从曹府回来,还带了一副曹氏的画像。画中的女子有些丰腴,鹅蛋脸,眉眼端正,其他就看不出来了。李湛十分满意,亲自问过了曹齐,曹齐诚惶诚恐地答应了,之后就由少府主办太子婚事,按照周礼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

  太子的婚事王沅少不得过问,徽君好奇地问东问西,“母后,太子哥的新娘子是平阳侯的七世孙,平阳侯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当年高祖起兵,平阳侯跟随。书上记载他‘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王沅道:“对啊,曹氏女的身世确实配得上太子妃之位。”

  徽君又说:“太子哥成婚那日,我想跟二姐一起去太子府上祝贺他。”

  “他们二人还要进宫拜见我与你父皇,到时候自然可以见到新人,我看你就是想出宫去玩玩吧。”王沅笑道。

  徽君拉着她的手摇晃,撒娇道:“母后,您到底答不答应呀?”

  王沅被她晃的头晕,“答应,答应,只是你们须带着侍卫,而且在太子府上要知礼,不要跟人家添乱。”

  徽君立刻保证道:“您放心好了,我肯定很乖的。”

  ……

  李湛为太子聘曹氏女的事情,太子不敢告诉董氏,为了避免被董氏追问,一连好几日都歇在赵良娣屋里。董母过府来看望女儿,将事情都给女儿说了。董良娣犹如遭受到晴天霹雳,不敢置信地问道:“娘,您说的可是真话?”

  董母道:“千真万确,陛下亲自下的旨,整个长安城都已经传遍了。”

  “可是,殿下他答应过我呀,我才应该是太子妃,曹氏算什么!”

  董母怜惜女儿功亏一篑,摸着女儿的背,道:“曹氏是太常曹齐大人的次女,家世是顶清贵的。女儿啊,太子妃的事情咱们就别想了,来日方长,有皇长孙在手,总有咱们扬眉吐气的那一日。”

  董良娣做梦都想着做太子妃,她闯闯跌跌地往门外走,“我找殿下去,殿下疼爱昀儿,让殿下去跟陛下说,太子妃是我的。”

  董母拉着女儿,“别去了,太府昨日向曹家行了纳采礼,事情已成定局。你现在去找太子闹,反而会伤了和气,白白让曹氏女得了便宜!”

  董良娣早已六神无主,望着母亲,问道:“娘,现在女儿该怎么办?”

  董母拉着她坐下来,道:“女儿,你记住,不得宠的太子妃比不过得宠的姬妾。

  曹氏不是太子选的,太子未必会喜欢曹氏,你在太子面前不要闹,体谅他,只要牢牢抓住太子的心,一切都不成问题,曹氏不敢把你怎么样。”

  董良娣点点头,“女儿都听娘的。”

  她按照董母所说,在太子面前说些体谅的话,然后做柔弱无依状,太子本就对她心存愧疚,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保护她,就算曹氏女进府后,也不会改变董氏在他心里的地位。

  男人的薄情寡义董良娣早就看透,她心里并不相信太子说的话,但仍然作出十分信赖的模样,“妾与孩子们都仰仗殿下您了。”

  转眼间就到了太子大婚的日子,掖庭张灯结彩,敲锣吹笙,热闹非凡。太子先去曹家亲迎曹氏,然后再带着曹氏进宫拜见帝后。

  ☆、第 157 章(捉虫)

  157 第 157 章(捉虫)

  王沅与李湛在椒房殿见新人。李湛很高兴, 显然是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王沅也是笑容满面,内心却不以为然。

  曹氏单名一个贞字,长相端庄,一言一行规规矩矩,李顼与她站在一起,倒也相配。李湛夸他们是“佳儿佳妇。”王沅则赐给曹氏一对翠玉镯,曹氏恭敬地收了,再次拜谢。

  拜过帝后, 两人将要告辞。王沅招招手,徽鸾与徽君两人挪过来, “太子, 这两个丫头想要去你府上玩玩。”

  李顼道:“妹妹们愿意去, 儿臣简直是求之不得,只是唯恐怠慢了妹妹们。”

  徽君笑道:“太子哥你也太谦虚了,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跟姐姐帮你陪伴嫂子。”

  徽鸾走过去挽住曹贞的胳膊,道:“我见到嫂子就觉得面善,心里很欢喜呢。”

  王沅指着她们笑道:“你们姐妹俩今日嘴巴怎么这么甜,是不是想着新嫂子的见面礼了。”

  “真没有!”徽鸾一本正经地回答。

  李湛挥挥手,道:“去吧,去吧, 别误了吉时。”

  徽鸾与徽君笑嘻嘻地说:“父皇, 母后,那我们这就去了。”

  太子府宾客盈门, 太子去前院招待客人。曹贞、徽鸾、徽君则去了后院,太子妃的居所在太子府的正院,曹贞落落大方招待她们姐妹,并让陪嫁的侍女取来两个盒子,打开来看,是两支漂亮的凤首簪,姐妹俩一人一支。徽鸾本就不喜欢董良娣,因此特别希望曹贞能够辅佐太子哥。

  她说道:“嫂子,太子哥脾气很温和。”

  “只是有些优柔寡断。”徽君默默在心里接了一句,太子府的董良娣与赵良娣都不是好相与人,而且还是太子的爱妾,太子也在两人之间犹豫不定,董良娣生下了皇长孙后,才算彻底占了上风。

  提到太子,曹贞脸上露出一丝羞涩,徽鸾继续说:“只是这府里,有个董氏是个好作怪的,不过你也别怕,你是父皇母后亲选的太子妃,若是董氏或者其他姬妾敢对你不敬,你直接告诉父皇与母后,他们肯定会为你做主的。”

  她这话,曹贞不知道该怎么接,只能低着头作羞涩状。徽君拉拉徽鸾的袖子,“姐姐,今日是大喜日子,你别说这些话了。”

  太子府的一举一动,长安城谁不关注曹家想必早已经打听过情况,曹贞心里有数,真没必要提这事,曹贞毕竟是媳妇,不是女儿,难道还真因为受了委屈就去找帝后诉说吗?那样就是父皇也只会觉得这个太子妃没用。

  曹贞的父亲是太常,掌皇室祭祀,还懂阴阳卜筮之法,能用蓍龟占卜吉凶。

  徽君很好奇,“是怎么占卜的,嫂子你懂不懂?”

  曹贞道:“我父亲教过我,略懂一些,不过并不精通。”

  曹贞拿出一片龟壳来,道:“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在龟壳上刻上图案,在放在火上去烤烧,若龟裂纹与图案重合,则为吉兆,否则就是凶兆。”

  原来是这样啊,徽君没了好奇,仅凭龟壳裂纹判断吉凶,这完全是气运问题吧。只是不知道曹氏嫂子出嫁之时,家人有没有为她占卜过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