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理工学院第97节(1 / 2)





  房相,孔祭酒那肯定要去请帖的,这两老头可喜欢他了,动不动就夸他。

  好基友李承乾那肯定也是要去请帖的,甚至连陛下皇后娘娘那他也得礼貌性的送请帖,至于请帖递不递得进去,那是另外一回事。

  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人。

  不知不觉,他在大唐已经和不少人认识了。

  整个长安也因为八月初五的接近而变得格外的有活力,都在等着到时候去听听徐家子不一样的宣学,上次没有去的人可是天天听别人炫耀,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

  第46章

  写请帖, 为了表示诚意,肯定得徐长生他亲自写, 还得用毛笔写。

  毕竟铅笔现在虽然畅销, 但是购买的大都还是寒门子弟和一些商铺账房先生, 用铅笔不够正式。

  所以,徐长生是怀着一颗羞耻心写完请帖的。

  他的字啊, 现在是想藏也藏不住了,实在有点丢他好基友的脸, 跟着学了这么久,怎么还写得扭来扭去的。

  所以说,有些东西,没有天赋吧, 它真学不好。

  徐长生写的帖子都堆了一大堆, 这才让人挨个挨个送去。

  然后……他就跑了。

  骑着大白,跟着徐家的商队走出了长安,他准备回徐家村。

  听说他的贴子送出去后, 一些大儒看得血管都差点气爆了,这就是国子监学生写出来的字?特别是教他书学的国子监博士欧阳询,好些日子不敢出门,羞于见人。

  谁说徐家子的书法是他教的, 他就跟谁急,明明是太子教的。

  此时, 徐长生已经出了长安,回头看了看长安城。

  他从贞观三年的冬天来到大唐, 从徐家村来到长安,如今已经是贞观四年七月中旬了。

  时间看上去过得还挺快,也挺充实。

  国子监要放假两个月左右,下次进学就得等天气凉爽的秋季了。

  他穿着开裆裤进的长安,如今回去却是穿的书生小长袍,这就是改变。

  路还是那个坑坑洼洼的路,连官路都是如此。

  出了官路,就更加不用说了,完全是山路,徐家村真的够偏僻,也难为了他们徐家村的族叔们,每天都是通过这样的路将货运到长安。

  徐长生回归,徐家村的人早在等着,连大祖父都在,特别是一群激动得不得了的小孩子,隔得老远就长生长生的叫。

  徐长生回来了,回到了已经大变样的徐家村。

  别看还有二十来天的时间才八月初五,但还有很多细节要做。

  比如……路边的垃圾桶得立起来吧,比如八月初五那天肯定人满为患,至少得有地方卖饭卖水给他们吧。

  还有就是他的两个课题,他也得一一亲自试验。

  所以,徐长生回到徐家村,也就当天叙了叙旧,第二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不得不说,徐家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他扦插的那些花大部分都存活了,如今一大片一大片的,越来越茂盛。

  徐长生让人每隔一段距离就摆上了垃圾桶。

  在每排房子中间的步行街,也就是用红砖砌成的街道上又摆了不少休息用的椅子。

  徐长生在村子里面到处跑,检查着还缺了些什么。

  一群孩子每天很早就提着个桶跑去打水,然后开始浇花。

  徐长生眉头皱了一下,他们提水的路程非常的远,以前还没什么,但现在徐家村的花卉多了起来,这群孩子得非常早起床开始提水,然后到了中午才能将所有的花浇完。

  这些孩子热情得不得了,没有一个抱怨的,但……终归太麻烦了。

  徐长生想了想,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来水,他们后山有一处特别大的湖泊,常年都有水形成溪流向下流,可见湖泊的水除了下雨天囤积,应该也有不少来自地下水,不然也不会一年四季都流不完。

  就是离村子远了一点,不过这也不是问题,那里的地势高,引水肯定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水源的问题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气压和管道的问题。

  自来水是需要气压的,不然稍微高一点的地势水就上不去。

  不过湖泊所在的位置比徐家村的地势高,也就是说他只要再加上一些辅助气压就够了,并不需要将水压上几十楼那么高的气压。

  正好的是,如今徐家村的房子修建完毕,后山那么多烧砖的火窑也空闲了下来,正好利用起来烧水生压。

  徐长生想到的是通过烧水,产生强大的气压,原理和高压锅差不多。

  这样不仅辅助气压有了,还能为徐家村统一提供热水。

  徐长生眼睛一亮,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火窑都不用挖,现成的就可以用,只需要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了。

  现在麻烦的是管道。

  在秦的时候就已经有地下道水管了,修建于统一六国前,水管是陶制的,可见五千年的文明的确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古人的智慧有时候也特别的震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