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章颍川困局





  “你不在乎,但是爷爷在乎!我许家的儿女岂有给别人当妾的,这件事情没得商量,跟我回去!来人,把小姐带回去!”许子将二话不说便让人把许莹莹带了回去。

  可惜此时楚寒并不知道,正是许家庄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和许莹莹这生绑在了一起。

  队伍一路向北,快速逼近颍川。

  此时的颍川完全陷入了一团战火之中。因为北线张角败退,使北线压力顿时小了不少。上党河内的汉军也能够抽身,转向南方汜水关一带支援。为保中原战场主力不失,张梁决定将围攻汜水关的黄巾主力调回颍川,争取一举攻破颍川,汇聚南部全部主力再攻京师。

  整个颍川郡之内一下子汇聚了黄巾近十万主力,日夜加紧攻城,颍川城防岌岌可危。

  颍川城外三十里,楚寒带领八百人眺望不远处的颍川城,面色极其严肃。从这里望去,颍川四门外到处都是黑压压一片,喊啥之声即使隔着十余里之外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单单黄巾贼军营盘都拉了足足十余里,一眼望去最起码不下十万之众。

  “主公!”周泰走了过来,这几天身上伤势慢慢愈合,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不少。

  “幼平,情况如何?”

  “情况不妙,眼下黄巾军四面围城,城内的汉军已经粮草殆尽,如果四周州郡的汉军不来支援的话,颍川破城就在今天!”周泰在颍川城外查看一番将情况告知楚寒。

  “主公!”李元芳匆匆赶来,从上蔡离开之后,李元芳快速执陈温的手书送到了中线汉军统帅皇甫嵩的手中,并且把颍川的最新情况告知皇甫嵩。

  “元芳辛苦了!快坐!”楚寒拉着李元芳坐在一边倒着的树干上休息起来。

  “主公,皇甫中郎将已经得知颍川的情况,但他说大军之前折损惨重,需要一段时间聚集和补充。”李元芳说到这里自己也说不下去,这话其实已经很直白的告诉楚寒,短期之内皇甫嵩和他率领的汉军主力绝对到不了战场。

  楚寒眉头紧锁不再言语,眼下的情况让他极为尴尬,他们作为离着战场最近的一支汉军,但是却没有这个实力去对付城外的黄巾主力。

  “后勤到了没?”楚寒思索了片刻之后询问道。古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此番征战,楚寒所率的前军机动性太快,与后军运送粮草的队伍拉开了一定距离,导致与后面押送粮草的焦赞现在还隔着一天的路程。

  “目前还没消息,延昭已经去接应他们!”

  “既然如此,大家暂且作壁上观,如果后勤粮草军械押送到的话,我们再商议对策!”身边没有任何谋士,楚寒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拿八百军械不齐的军队去和十万敌军硬碰,这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是!”众将纷纷下马原地休息。

  颍川城内,一队队汉军快速上墙,一批批伤员快速从城墙上运送下来,虽然外面敌军压境,但城内还极其有序,众人似乎都感觉不到任何危险到来的感觉。

  城墙之上一个老者静静的站在那里,望着四周的战局,眼神之中满是惆怅。

  “慈明公!”几个文士快速上城,对着老者施了一礼。

  “嗯!城内情况如何?受伤的将士有没有妥善安置?”

  “启禀慈明公,现在城内的药材已经远远不够,没有药材就算有良医也是束手无策!”一个头戴黄色头巾的文士叹了口气。

  “仲德,传我的命令,让颍川各世家把自己家藏的药材全部拿出来!”慈明公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头脑极其清楚,谈笑间对策已经拿了出来。

  如果说大汉天下商人最集中的区域是魏郡的话,那么文人世家最集中的地方绝对是颍川。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夏禹建都于颍川。也因此成为中 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三国这个时代之中,颍川更是成为了北方贤才的聚集之地。尤其是颍川学院,更是培养出来了无数纵横在北方群雄麾下的治才谋士。曹操麾下智囊团中,有名者如戏忠,郭嘉,荀彧,荀攸,陈群等人都曾经在他那里得到过教育,至于无名者更是不计其数。

  而整个颍川之内,要论世家首推颍阴荀氏。东汉时期的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迁升当涂长,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后出为朗陵侯相。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荀淑的孙子荀彧、荀谌、荀衍、荀悦,从曾孙荀攸等人,都是汉魏之际的风云人物和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

  可以说纵观东汉至西晋整个北方第一世族就是颍川荀氏。荀氏之所以可以保证家族荣耀数百年之久,一方面是他们家族的子弟优秀,当然还有另外一重原因。荀氏为保家族荣耀,家族弟子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情况下,分别投靠不同的诸侯势力,只要一方能成就最终大业都可以保家族长久不衰。

  荀家当代家主荀爽本来应在洛阳,但因族内有点事情这才回到了颍川,谁知道恰好撞见了黄巾祸起,被堵在了城中。

  眼下城内,除了荀家一家出力之外,长社钟氏、鄢陵庾氏、许国许氏、颍川陈氏这四族也在全力配合。五家不惜动用家族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黄巾破城,家族蒙难。

  对于一个世家来说,钱是小事。关键,掌握着五家根基的文化书籍全部都堆放在家族之内,这些东西要是失去的话,想要再复兴家族就极其艰难。

  “是!”被称为德谋的中年人快速允诺,快速离去。

  “诸位都是书院之内的精英,未来大汉之栋梁,在此存亡之际,我希望大家能够同仇敌忾,击退敌军!”世族子弟绝大多数是眼高手低,真正才华出众者少之甚少。关键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之上,不少世家子弟之间居然还在互相争斗,导致颍川城内一时风起云涌。

  众人对视一眼,拱手点头。

  “呜……!”城池下,号角声延绵不绝,一队又一队的黄巾军不断冲击着颍川的城防。城内绝大多数的民宅已经全部拆除,木料和石块全部用来防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军中忽然爆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口号,城墙上的这些汉军不禁打了一个哆嗦。双方激战数十日以来,他们也明白只要黄巾军这样做就代表着他们又要发起一轮总攻。

  每次总攻,他们都以最精锐的黄巾力士开路,大队人马紧随其后。三天前那次总攻,要不是汉军发现及时,并且抽调全部的主力抵抗重点区域的黄巾攻击的话,可能现在颍川早已陷落。

  “全部将士,快上城墙!”荀爽大声呼喊着,城内汉军的将领十之八九都和黄巾军斗将中,城内最高指挥只能暂时落在了荀爽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