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1 / 2)





  三月的汴京刚转暖,草长莺飞一片生机景象,但入夜仍是凉风阵阵。

  城楼鼓打三更时李彬才从芳春院冬枝姑娘的温柔乡挣扎起来,冬枝正回味着高潮的余韵,一双藕似的雪白双臂勾着李彬的脖子不放。李彬温柔地抓着她那纤纤手腕放开自己的脖子,十指相交,胸背相贴将少女搂在自己怀中,双唇轻吻着她的耳尖鬓角,“乖乖,我得走咯,你放心睡吧,明日我再来找你好不好?”

  “彬哥儿!今晚就住在我这吧?”眉目深刻的少女将头转过去,两眼含春望着他,淡淡的琥珀色的瞳仁中饱含着盈盈春水,浑不见与李彬初遇时的青涩无措。

  这一眼直瞥到了李彬的心口窝,差点又提枪上马再行温存,可时间不等人,再不回去若被他爹或者哥哥们逮着免不了又是一顿骂,他可不想再举着水盆罚跪一天了。

  “我真的得走了,我家里还有些事,明儿一定来看你。”说罢,李彬在冬枝嘴上亲了亲,跳下床去,穿衣、翻窗、稳稳地自芳春院二楼的后窗跳到院中一气呵成,借着夜色从后门跑回家去。

  这个时间自然是不能从正门回家,李彬绕路到后宅打算翻墙回去。许是七月初七那日受了刺激,李彬刚刚复苏的那股子男人的自尊心像野草似的疯长。攒够了零花钱便会来冬枝,誓要将她的一众嫖客比下去,因而像这样的夜半偷情也有过许多次,况且李彬这两年抽条似的长个子,也没了挑食的毛病,眼见着逐渐长成了成人体魄,翻起墙自然也是轻轻松松。

  李彬熟练地手脚并用爬到墙头,蹲着喘口气,今晚借着酒劲多做了几次身体还是有些疲倦。待歇够了,李彬掂起脚尖就要往院子里跳,突然城门方向传来一声震天巨响—-

  “咚--!”

  李彬站立不稳,身子前倾自墙上摔了下来,摔了个狗啃屎。

  “什么声音……?”李彬摔得眼前直冒星星,勉强抬起身体朝声音望去。

  只一眼他就呆住了。

  那是他从未见过,不,即使见过或许也不记得了的景象。

  漫天箭雨带着火焰点亮了三更天漆黑的夜空,笼罩着汴京城的上空亮如白昼--十五的圆月也不及他半分光芒。紧接着箭尖直指汴京城内,如火焰骤雨般噼啪掉下。

  巨响吵醒了不少汴京城内的百姓,漆黑的巷子,宅子里接连掌上了灯,也有人提着灯笼跑出来看,寂静与黑暗被嘈杂和火光代替。

  李彬呆呆地跪趴在地上,屁股下刚萌出绿芽的小草被残忍地压了个半死。李彬望着漫天火光头皮发麻,脚底冰凉,浑身的血液仿佛被冻住一般。他想张嘴喊些什么,可喉头的肌肉不受控地痉挛,手指无意识地抓进了身下的泥土中微微打着颤。

  --他就那样愣在了那里。直到大街上一声绝望的叫喊。

  “是蒙古人!蒙古人打南京城了!”

  四更天了,李家一家没一个睡觉的,李老爷子李德福坐在宅子正厅,身边是正房白氏夫人。院中人头攒动挤满了李家的家丁丫鬟小厮

  吓傻的李彬被巡夜的家丁发现带回了前宅,因着今晚蒙古人的突袭也没人去管李家三少爷为什么大半夜会在后院趴着。

  李老爷子拄着拐杖,穿着内衣,披着条金线绣的鲤鱼袍子。他花白的头发没来得及束好,松松垮垮看起来越发老迈。

  “爹,您别担心,汴京守军少说也有几万,应当不会很快被攻占。”李桦率先站出来安慰老父亲。

  “哎,听说这次窝阔台派大将速不台亲自攻打汴京,这架势势必要把汴京纳入囊中啊,今夜偷袭是有备而来,看把三弟吓的。”李杭正站在弟弟身边,握着他冰凉发抖的手摩挲。李彬只是呆立着任由二哥玩弄自己的冰凉的手,低着头不知道想些什么。李杭趁别人不注意,贴着他耳朵低低问道“一股子胭脂水粉味,今夜又跑去哪里玩了?”

  “我……”李彬心虚地将头埋得更低了。

  夫人白氏也注意到了小儿子的不寻常,关切地看着他“彬儿这是怎么了,大晚上穿这么少,脸也煞白,要不回房歇会儿吧。”

  李彬被点了名才回过神来,趁着机会脱离了二哥的桎梏道,“好……娘亲,那我先回去了。”然后在众目睽睽下脚步虚晃地回了自己的小院。

  李杭早就听闻了风言风语,猜也知道弟弟又跑到了何处鬼混。不过眼下蒙军就快攻进了城内,李彬之事也只能暂且放到一边。他目送弟弟离去后才接着说道,“大哥话是这么说的,可我只怕撑不了太久。完颜守绪懦弱无能,就看守城的崔将军是否还能坚持,这一战要么你死我活,若撑不住的话多半是要同蒙古人议和罢。”

  李德福长谈一口气,“你们俩说得都有道理,自蒙金崛起以来,我李家北上的商路就已难走许多,如今汴京不保,只怕日子会更加难过。哎……”说罢又是一声长叹。

  李桦与李杭兄弟俩相视默然。李家靠倒卖茶叶起家,从南方进的茶叶茶砖,运到漠北西域等边境贩卖给达官贵人或与回鹘商人换珍惜毛皮、宝石、香料、玻璃器皿运回中原。到了李德福的爷爷那辈更是达到家业鼎盛,南方几千顷的茶园,还有些私窑、织布作坊,交易货物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丝绸,瓷器,书籍等等。一直到现在,李家俨然成了汴京城的首富。可蒙古侵金以来,关卡严密,路上土匪流寇遍地,进了漠北地界蒙古人还要征高额的税,不但是李家,各地往北去的商家都感到压力空前。比如前两年李家若要发财,还得靠李桦带着一众人等铤而走险。

  “老爷,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占着汴京城,我们家的买卖也是要照做的,只不过若真有买卖也做不成的那天,保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家人要想办法活着在一起。”白氏柔声安慰李德福和儿子们,老太太的话温和却又刺耳,听着便让人唏嘘。

  半晌,李老爷子抬起头,“夫人说的是,当下要静观其变,不要自乱了阵脚,桦儿啊,你带着家中护卫商队的侍卫明天起把守家中安全,城外战事一有动静立刻向我报告。”

  “是的,父亲。”李桦点头领命。

  “孩儿记得了。”

  “行了行了,我也累了,都散了回去睡吧。”李德福疲倦地站起来,拄着拐杖,几个丫鬟小厮搀扶着李德福和白氏回房去了。

  院内的下人面面相觑,不一会儿也做鸟兽散。只剩下李家两位少爷静静地相对无言。

  李彬神情恍惚地回了房,直到摸到了被窝才算暂时缓了神。窗外不时传来炮火与喊杀声响,令李彬这个十几岁少年也不禁跟着热血沸腾,恨不得立时披挂上阵与蒙古人大战三百回合。

  也不知这般躺了多久,窗外的月亮都挪了位置。外头的声音似乎小了一些,李彬又倦又乏,把身子圈成虾子形,头颅整个埋进被子里,后脑勺冰冰凉隐隐作痛,好似遭受重击一般。李彬心道不好,头疼病又要犯,怕不是方才回来的路上吹风着了凉。

  他与元泓的担心果然应验在了今夜,方才大哥二哥虽说都逞强劝慰父亲,可人人都清楚,金国人这半壁江山已是强弩之末,汴梁撑得过今天明天,也撑不了一年半载,沦陷是迟早的事。

  大嫂临盆在即,肚子被自己未来的小侄儿撑得溜圆,平日下地吃饭都得丫鬟们搀扶。

  二哥盼了这么久的春闱,终究是幻化成了泡影,不知他该多难过。

  黑暗里,李彬伸手到枕头下摸索出那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闪烁着微弱又锐利的光芒。

  元泓说这是他的“护身符”,但不知这“护身符”能否保佑李家度过此难关。”

  李彬紧握着那块石头放在胸前方觉得舒心,逐渐安稳下来。

  第二日起,李家便停了买卖,封锁宅门,李彬理所当然也被关在家中。学堂遣人送信来说是停课,李彬便没有理由出门了。

  他百无聊赖地捧着本《大学》,却没认真读,只把书页翻得噼啪作响,城门方向隐隐传来擂鼓和喊杀声,偶尔还有如昨晚那样巨炮声响。

  李彬到底还是个少年,从未见过什么是攻城什么是打仗,可现在宅子四处都有守卫把守,李彬只好摸到院子边,扒着墙头往城门那边看,奈何个子不够,脖子伸长成大鹅也只能看见空中飞射的石块箭矢。反倒因为过于专注被巡逻的守卫发现,然后被礼貌地“请”下了墙头

  被那些玩意儿砸到了头估计是要够呛了吧……李彬想想不禁缩回了脖子。

  下午时李杭回到家中,李福德早已坐不住了,把儿子叫进屋内问东问西,李彬也好奇极了,跟着跑进去大大方方地偷听。

  李桦表情肃穆,眉头几乎皱成川字,频频摇头,李彬回房时只隐约记得“死伤惨重”“粮道被断”弹药不足”这些字眼。

  李彬虽未打过仗,但却听过说书先生讲的金戈铁马,纸上谈兵也是懂得一些的,城外蒙古人有备而来势如破竹,城内守军苟延残喘弹尽粮绝,这已经不是输赢问题了,汴京的存亡就在旦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