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章丰收(1 / 2)





  谢家夫妇丧事上,隔壁李家帮了不少的帮。虽然算不上一事不烦二人,林雨时首先想到的却还是寻隔壁李家帮忙。一来熟悉,二来这几日也能看的出来李家夫妇的人品。

  更何况,李家人口众多,李大哥李川底下四个弟弟,两个妹妹,李家夫妇也是早年出意外过世,然而还有李爷爷和奶奶要奉养。连着还未满一岁的小儿子,一家十一口平日里开销也不少,既然找人帮忙做活,自然是能帮衬邻居一把就帮衬一把。

  李家也怜惜她与谢瑜扬小小年纪就要支撑门庭,也不要他们的钱银,只把应当付的钱银都折合成了麦子,等到收完了麦子之后再一并付了。

  林雨时觉得这办法不错,谢家十几亩地的粮食收回来总归是够她和谢瑜扬吃的。再者,谢瑜扬是禀生,也就是说每个月朝廷都会发粮食给他。

  看今年夏收的情形,应当是丰年才对。丰年粮食价格自然就要贱些,与其收了麦子换钱倒是不如留着手中的钱,拿麦子付账来得合算。

  因为天气越来越闷,两家说好了价格,连着李家已经五十出头的爷爷一并下地,家中只留下了帮忙做饭的李奶奶和李家小重孙子。

  林雨时看着十二三岁的一对双生小姑娘也跟着下地,心中难免有点心虚,不过看了看一旁不曾多言语就换下儒衫准备下地的谢瑜扬却什么都没说。她要是想帮忙,不管是把午饭做得实在些,还是多煮些消暑的绿豆水都比跟着下地要强。

  谢瑜扬年少读书时吃过些苦头,之后高中状元就一路顺风顺水,后半辈子更是养尊处优。下地干农活对他而言真的是“上辈子”的事儿了,他早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这会儿下地却是动作生疏不说,还累得只觉着腰都要断了一般。

  他直起身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就看到小道上两个身影影影绰绰地出现在地头。

  转眼就到了午饭的时候,只那午饭他却也不太能吃得下。

  上辈子过了二十多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日子,如今再吃少年时吃惯了的粗粮,与他而言也不是容易的。可他也明白,不吃就没力气干活。更何况,林雨时手巧,饶是粗粮味道做得也比寻常人做的好些。

  只看李家兄弟几人一边吃一边夸赞就知道是他过惯了好日子,吃不得苦了。

  还是要想办法先赚钱改善下伙食才是啊!

  谢瑜扬这般想着就拿空碗盛了一碗绿豆水,饭吃不太多,喝点绿豆水总归是管个水饱的。

  绿豆水是林雨时一大早就熬煮好的,两把绿豆加满锅的水煮到绿豆开花,之后盛入瓮罐之中泡在冰凉的井水里降温,等来地里之前,林雨时还往里面撒了一勺糖。那点儿糖对于一瓮的绿豆水来说不算什么,只这会儿喝着却有点甜丝丝的感觉,格外消暑解热。

  林雨时见他喝完又连忙给盛了碗递过去,“还有饭,你再吃些?”谢瑜扬虽然手生,可李家的人各个都是地里的能手,不过一个上午谢家的麦子已经收了快三分之一。

  天越来越阴沉,却比不上谢瑜扬的脸色。

  原本就消瘦的谢瑜扬顶着一张有些苍白的脸,大约是干活儿热得,这会儿脸颊通红,加上那一层细密的汗水浸染了散落下来的头发。看得林雨时心中不由担忧起来。

  且不说两人如今相依为命,谢瑜扬平日里话虽然不多,人却好相处。林雨时自然担心他身子撑不住。“要是太累了,就在树下睡会儿。”既然请了人,何必这般为难自己呢?

  偏偏谢瑜扬跟自己较上了劲,自觉重活一次就要劳其筋骨,太过于安乐难免会磨去他当年的锐气。

  “不了,看着天最迟晚上也要下雨,下午加把劲,等到天黑不管收完没有都要把麦子都送回去放到西边空屋里。你晚上做些干饭,蒸上一笼馒头,多做些菜,也好谢谢李大哥他们帮忙。要是运气好,晚上要熬夜赶在雨前把麦子都收了。”谢瑜扬说着拎起了放在一旁的镰刀,李家兄弟见状赶紧一口喝掉了绿豆水,跟着下地。

  农民自古以来都把地里的粮食当成命一样看重,林雨时见他们这般模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相处了这几天,她对谢瑜扬的脾性也有些了解了。这少年看着文文弱弱的,偏偏骨子里有一股子气,让人不敢小觑。谢瑜扬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跟着李家人一起劳作,林雨时就知道除非他累得晕厥过去,不然别想说服他多歇息一会儿。

  既然如此,林雨时就决定要好好给谢瑜扬补补身子,真要把他累垮了,这家里就该乱了。

  背着重孙子的李奶奶见她这般模样只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