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卖方子(1 / 2)





  饭店的会员制度可以说是后世玩得烂大街的敛财方式了。然而稜县没有,这个时代都没有。

  林雨时也不玩大的,就是小小刺激一把消费而已。一次性充值十两银子送一两,五十两送五两且每次消费都九折优惠,一百两送十二两每次消费都八八折。

  折扣不算太狠,送的钱也不多,不过火锅店开具的是在县衙盖过章的收据,十两银子直接就写成十一两,每次消费都需要另外再签字确认消费。

  虽然麻烦,可是胜在这方法新颖。短短半个月,林雨时就收拢了将近五百两的银子。

  而这一批会员卡的热潮过后,稜县就有第二家、第三家火锅店开张了。什么秦氏火锅,什么章氏火锅,一时间仿佛分散了不少火锅店的生意。

  店里三个切菜的切肉的帮厨,五个跑堂的小二,五个在二楼雅阁的丫鬟经过大半个月的磨炼早就习惯了忙碌的日子,这几日生意猛然清净了些,倒是有些不太习惯了。

  这会儿原本应该是最热闹的点儿,火锅店里的位置却还空了一半。二楼雅阁倒是只剩下一个房间空着,那是林雨时特意嘱咐的。平日里不管客再满,都要留下一个雅间以备不时之需。

  可是这一楼的生意就差得多了。

  李川过来给林雨时送第二天要用的菜,顺便找她说话。见了大堂这般情形不由一愣,再看林雨时在柜台后面写写划划的就过去打了个招呼。

  林雨时抬头见是他就露出了笑容,把身边一盘子炸香菇端过去,“先吃点东西。”

  香菇外面裹了一层淀粉下油锅炸得金黄,口感外焦里嫩,适合当咸味点心吃,也适合下火锅里煮一下再吃。这是火锅店新推出来的菜品,很是受欢迎。

  李川捏了一个尝了下味道,鲜得差点把舌头也给吞了。

  他抬头看见林雨时也捏着炸香菇吃,忍不住问道:“你就半点儿不着急?”

  不说旁的,只这几天火锅店里要的菜都比平时少了不少。

  林雨时笑了笑,“怕什么,反正我大钱已经赚到手里了。”会员卡已经帮她圈了一批有钱有实力的顾客,有这会员卡在他们首选的消费地点肯定是她的火锅店。

  至于那些散客,图便宜也好图新鲜也好都是一时的。

  做酒楼饭店这样的生意,最终拼的还是口味,那些模仿出来的火锅口味说不定还比不上李嫂子他们的麻辣汤好吃。

  这念头只在林雨时的脑子里转了一圈就消失了,她转头看向李河,笑着问道:“李大哥帮着我收粮食,收得怎么样了?”

  小麦、玉米她都收,还有花生、黄豆、绿豆等等一些杂粮。林雨时这才发现,当地竟然没有红薯和土豆这种大产量的农作物。她隐约记得这是外来的物种,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从火锅店开始有钱入账之后,她的收获也不小。

  家里的小库房已经完全放不下那么多粮食了,谢瑜扬之前提过一嘴把地皮清理出来就先盖上几个房子装粮食,如今倒是真的用上了。

  除了手头流动需要用的钱之外,林雨时把所有的钱都用来收购粮食了。从粮店买粮食明显太傻,所以她就托了李河和桂枝家的男人王铁锤帮忙从十里八村收购粮食,每收购一批就直接运到城中。

  火锅店的生意稳中有序的发展,虽然受到县城里越开越多的各种火锅店的影响,可因为林雨时这家味道好,材料足,加上不是推陈出新一些火锅配菜,倒是顶住了一次次的冲击,彻底站稳了脚跟,一个月的毛利大致上在一百二三十两左右。扣到人工等一些开销,纯利润大致上也有八、九十两。

  而这些收入,扣除每个月必要的开销和年底需要给孙氏的红利之外,叶不与几乎按照谢瑜扬的说法去买粮食了。

  火锅店隔壁的地皮已经简单地围起高墙,里面盖成了简单的排房当做仓库。

  “这些够吗?”年底前,最后一批粮食入库,林雨时和谢瑜扬一起盘点了火锅店的收入,顺带就去看了看存到现在的粮食。那足足几大屋子的粮食山看得林雨时忍不住咋舌。

  她倒是知道在收购粮食上花了多少钱,只是因为不经常过来看的原因,第一次看到一座座比人还高的粮食山,哪怕是未曾脱壳的粮食,也让她有种震撼的感觉。

  原来这么多的银子换成粮食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