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章赈灾(1 / 2)





  小女孩还不懂人事,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贴心的给妇人擦眼泪。

  林雨时连叹气都叹不出来了。

  妇人夫家姓张,叫彩花,小女孩连个名字都没,天天也就是妮儿妮儿的叫着。

  “还请姑娘给她起个名字吧。”张婶说。

  林雨时想了想,干脆道:“就叫淼好了。”大旱之年求水,张淼的名字也就这么定下了。谢瑜扬回头就帮着她们弄好了卖身契,林雨时给了张婶十两银子当做她们母女的卖身钱,让张婶收好了。

  “等日后你要是想赎身了,我也不会拦着。”她如此说。

  两个人最后跟她住在了家里,主要是火锅店人手确实足够了,二则是如今她越来越忙,家里不少事情都顾不上。

  张婶就天天收拾院子,扫落叶,擦家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早饭,偶尔还会给林雨时和谢瑜扬做些鞋袜之类的小东西。

  林雨时天天奔波,却再没有出过城。她偶尔会站到城墙下往下看两眼,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外面的流民也少了。有些据说是去富庶的南方了,还有不少是被人买下了。

  如今人不值钱,一个壮汉也就是十多斤的麦子就能买下来,更别提妇孺了。

  而县衙那边,气氛更沉闷些。

  稜县包括周边各村日子还算好过,然而旁的地方就不见得了。荣县令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前算是半威胁半哄着让那些富户给了粮食,可想要让他们再拿出多余的粮食就难了。

  而这个荒年,要是熬不到明年二三月间山间的野菜都冒出头,树都发了芽,就不算熬过去。

  “我那仓库里粮食还有一半。”林雨时说,“大多数都是粗粮、杂粮了。”细粮也有,不过这个时候是赈灾,拿细粮难免有点浪费。“不然,拿细粮跟那些人换粗粮、杂粮?”

  现下粗粮也贵了不过,总归是一斤细粮能够换两斤半的粗粮,要是杂粮的话能换个三斤到四斤。三四斤的杂粮,无论如何也能让五六个人多活一天。

  “现在城外的流民少了不少,勉勉强强大概也够熬到明年开春了。”她说着看向荣县令。荣县令叹了口气,“只能先这样了,不过一斤细粮换三斤粗粮或者五斤杂粮。我豁出去这张脸了,怎么也不能真出乱子!”

  林雨时吐了口气,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还想着买些地。”不要说是原处那些村县了,就算柏杨村这些村子里,也是有人卖地的。李嫂子过来劝了林雨时几次,她终于下定决心买些地了。

  置办庄子看着短时间内回不了本,但是这是长久之计。更何况,庄子盖起来也需要不少的人,这样也能减轻不少赈灾的压力。

  荣县令摆摆手,“只管去置办就是了。”

  因此,第二天林雨时就和谢瑜扬一并回柏杨村了。一同回去的还有李川和边氏兄弟,这两兄弟生怕林雨时遇上什么意外,就一路护送。

  要买地也不能东一块西一块,林雨时选定了远离于府的上百亩地。要是好年节,这样的地一亩都要七八两银子,如今却是只要三两银子,且要换成粮食。不要细粮,都要粗粮和杂粮。

  然后那些人就开始置换土地。而挨着那上百亩地的另外一个村子的人闻讯也跑了来,问林雨时要不要买他们村子里的地。

  林雨时又多划了将近一百亩的地,连带一块荒地在内,准备盖成庄子。

  这些村子里的人如果不是走投无路,都是不肯卖地的。就算是卖地也不敢一口气都卖了,这两个村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置换他们的地,把林雨时圈起来的那些全部都换出来。

  一群人商量着,林雨时看了看四周然后走到了谢瑜扬的身边。

  “你说,我这算不算是发天灾财?是不是有点趁火打劫了……”

  谢瑜扬吓了一跳,转头看向林雨时,失笑摇头。

  “你胡思乱想什么呢!要不是你愿意买这些地,你以为那些人家能熬过这个冬天?他们不卖地就要卖儿卖女,甚至家里的老人为了给孩子留口饭都会自己跑出去寻死……”

  林雨时听得心惊胆战。

  谢瑜扬见她脸色发白摇摇头,伸手把人搂入怀里拍了拍她的后背,“别怕!”说着又低声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过的,就这点儿场面就吓到了。”

  上辈子,柏杨村、稜县比现在惨烈数倍,每天醒过来街头都有饿死冻死的人……

  如今已经很好了,最前没死多少人,也没有出大乱子。

  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他怀中的小姑娘带来的。偏偏就算这样,那功德碑上,林雨时也不让人刻她的名字,留的都是谢瑜扬的名字。